8.炮仗花:
拉丁學名:Pyrostegia venusta (Ker-Gawl.) Miers
別稱:鞭炮花,黃鱔藤
科:紫葳科
屬:炮仗藤屬
習性:喜向陽環境和肥沃、濕潤、酸性的土壤。生長迅速,在華南地區,能保持枝葉常青,可露地越冬
分布:原產中美洲,現世界各地栽培
作用: 潤肺止咳;清熱利咽。主肺癆;新久咽喉腫痛
根:
花: 花:味甘;性平;葉;味苦;微澀;性平
簡介:炮仗花,藤本,具有3叉絲狀卷須
9.紫藤花:
拉丁學名:Wisteria sinensis (Sims)Sweet
別稱:朱藤、招藤、招豆藤、藤蘿
科:豆科
屬:紫藤屬
習性:為暖帶及溫帶植物,較耐寒,能耐水濕及瘠薄土壤,喜光,較耐陰。向陽避風的地方栽培最適宜。主根深,側根淺,不耐移栽。生長較快,壽命很長。纏繞能力強,
分布:河北、河南、山西、山東最為常見。華東、華中、華南、西北和西南地區均有栽培
作用:環保 蒸食 做粥 解毒 止吐瀉 止痛 祛風通絡
根:
葉:
簡介:落葉藤本。莖右旋,枝較粗壯,嫩枝被白色柔毛,后禿凈;冬芽卵形。
10.芭蕉:
拉丁學名:Musa basjoo Sieb. et Zucc. v1 / Musa basjoo Siebold
別稱:芭蕉根、芭蕉頭、芭苴、板焦、板蕉、大芭蕉頭、大頭芭蕉
科:芭蕉科
屬:芭蕉屬
習性:長于海拔500米至800米的地區,常生長在河谷、村邊及山坡林緣(選用陰涼潮濕肥沃的地方,以溝、坎、堤、壩、塘邊尤其以洼地為宜)
分布:日本、臺灣以及海南、上海、湖南、浙江、湖北、貴州、云南、陜西、四川、江蘇、廣東、廣西等地
作用:(芭蕉果肉便秘、大便不通)(芭蕉根 清熱,止渴,利尿,解毒。治天行熱病,煩悶,消渴,黃疸,水腫,腳氣,血淋,血崩,癰腫,疔瘡,丹毒)(芭蕉葉 清熱,利尿,解毒。治熱病,中暑,腳氣,癰腫熱毒,燙傷。)(芭蕉花 化痰軟堅,平肝,和瘀,通經。治胸膈飽脹,脘腹痞疼,吞酸反胃,嘔吐痰涎,頭目昏眩,心痛怔忡,婦女經行不暢)
根:
葉:葉片長圓形,長2-3 米,寬25-30 厘米,先端鈍,基部圓形或不對稱,葉面鮮綠色
簡介:葉片長圓形,長2-3米,寬25-30厘米,先端鈍,基部圓形或不對稱,葉面鮮綠色,有光澤;葉柄粗壯,長達30 厘米
11.綠蘿:
拉丁學名:Epipremnum aureum
別稱:魔鬼藤、黃金葛、黃金藤、桑葉
科:天南星科
屬:麒麟葉屬
習性:綠蘿屬陰性植物,喜濕熱的環境,忌陽光直射,喜陰。喜富含腐殖質、疏松肥沃、微酸性的土壤。越冬溫度不應低于15℃。
分布:原產于所羅門群島,廣東、福建、上海栽培
作用:空氣凈化 美化觀賞
簡介:高大藤本,莖攀援,節間具縱槽;多分枝,枝懸垂。幼枝鞭狀,細長,粗3-4毫米,節間長15-20厘米。
12.黃竹:
拉丁學名:Dendrocalamus membranceus Munro
別稱:埋桑
科:禾本科
屬:牡竹屬
習性:竹類適生或較適生氣候的年平均氣溫12至22℃
分布:緬甸、越南、老撾和泰國。原產緬甸
作用:竿可用作造紙原料,建筑用材,扁擔和劈細做筷子。筍漂洗加工可制作筍絲 用途廣泛,有一定經濟價值
根:
葉:
簡介:竿高8-15米(原記載為20-23米),直徑7-10厘米,梢端略彎曲,基部第一至第三節環列氣根;節間長34-42厘米
13.九里香:
拉丁學名:Murraya exotica L.
別稱:石辣椒、九秋香、九樹香、七里香、千里香、萬里香、過山香、黃金桂、山黃皮、千只眼、月橘
科:蕓香科
屬:九里香屬
習性:九里香喜溫暖,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~32℃,不耐寒。是陽性樹種,宜置于陽光充足、空氣流通的地方才能葉茂花繁而香。
分布:中國云南、貴州、湖南、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臺灣 海南等地。
作用:行氣活血;散瘀止痛;解毒消腫。主胃脘疼痛;跌撲腫痛;瘡癰;蛇蟲咬傷。主治跌打腫痛,風濕骨痛,胃痛,牙痛,破傷風,流行性乙型腦炎,蟲、蛇咬傷,局部麻醉。
根:
葉:
簡介:小喬木,高可達8米。枝白灰或淡黃灰色,但當年生枝綠色。葉有小葉3—5—7片,小葉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,兩側常不對稱,長1—6厘米,寬0.5—3厘米,頂端圓或鈍,有時微凹,基部短尖,一側略偏斜,邊全緣,平展;小葉柄甚短。
14.澳洲火焰木:
拉丁學名:Brachychitonacerifolius
科:梧桐科
屬:瓶樹屬
習性:性喜濕潤、強光,以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最佳,沙質土亦可。生長速度快,一年高度可達2m,胸徑2—3cm/年。耐旱、耐酸、耐寒,可耐零下4℃低溫,抗病性強,蟲害較少,易移植。
分布:原產澳大利亞
作用:觀賞 園林綠化
根:
葉:葉互生,掌狀裂葉7-9裂,裂片再呈羽狀深裂,先端銳尖,革質。
簡介:常綠喬木(原產地為落葉喬木),主桿通直,冠幅較大,樹形有層次感,株形立體感強。葉片寬大,開花時間為4-7月,花色艷紅。
15.桉樹:
拉丁學名:Eucalyptus robusta Smith
別稱:白柴油樹(潮汕)、莽樹(南澳)、有加利(尤加利)、大葉桉樹等
科:桃金娘科Myrtaceae
屬:桉屬
習性:為亞熱植物。喜光,好濕,耐旱,抗熱。畏寒
分布:澳洲大陸部分生長于新幾內亞島印度尼西亞、菲律賓群島和中國。
作用:造紙與紙漿 桉樹的樹根可以食用也可以取水料。桉樹的葉子可以用做飼料 還可以作口腔用、鼻炎用、祛痰用、清涼油、驅風膏等藥用原料 有疏風解熱、抑菌消炎、防腐止癢的功用。主治預防流行性感冒、流行 性腦脊髓膜炎、上呼吸道感染、咽喉炎、支氣管炎、肺炎、急、慢性腎盂腎炎、腎炎、痢疾、絲蟲病;外用治燒燙傷、蜂窩組炎、乳腺炎、癤腫、丹毒、水田皮炎、皮膚濕癢、腳癬等。
根:
葉:
簡介:常綠高大喬木(少數種為小喬木),可長至100-110米,最高達156米,是世界上最高的樹
16.松樹:
拉丁學名:Pinus
別稱:常綠樹
科:松科
屬:松屬
習性:松樹對陸生環境適應性極強。它們可以耐受-60℃的低溫或50℃的高溫,能在裸露的礦質土壤、砂土、火山灰、鈣質土、石灰巖土及由灰化土到紅壤的各類土壤中生長,耐干旱、貧瘠,喜歡陽光
分布:分布于華北、西北幾省區 秦巴山區 臺灣 廣東
作用:泡茶調節血液循環系統,對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有益于治療氣喘。反胃吐食可以以松節煮酒細飲。松樹木材可供建筑 電桿 枕木 農具 器具 家具等等
根:
葉:
簡介:常綠樹 絕大多數是高大喬木 高20-50米 最高可達75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