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藏藥中,有一組以沉香為主藥的系列藥物,包括八味沉香丸、十五味沉香丸、二十味沉香丸和三十五味沉香丸。很多人認為,這幾種藥都以“沉香”為名,功效應該差不多,還有人認為“味數”越多越好,八味沉香丸不如三十五味沉香丸,這其實都是誤解。
上述4種沉香丸組方不同,雖然都以治療心肺疾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為主,但每一種藥都有自己的強項,并不能相互混用,也并不是“味數”越多,療效就越好。下面,我們就來逐一看看這4種藥各有什么樣的特點。
八味沉香丸——心臟病必備。該藥成方于公元8世紀,始載于藏醫古典巨著《四部醫典》中。以沉香、木香等8味藥為主,經一千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,本品可補益調氣,對治療和預防冠心病、心絞痛、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等均有顯著療效,是藏醫治療心臟疾病的必備藥物之一。
十五味沉香丸——行氣止喘。該藥系藏族驗方,由沉香、土木香、檀香等15種藥組成。其中,多年的臨床實踐證明,本品有行氣活血、清熱利咽等功效,可用于支氣管哮喘,心絞痛,失眠,肺心病的治療。
二十味沉香丸——主治中風偏癱。公元17世紀,第司·桑杰嘉措的親傳弟子、著名藏醫藥學家阿旺白桑在“八味沉香丸”的基礎上,再添加紅花、牛黃、降香等十二味藥而成。本方對中風偏癱,對高血壓,特別是腦血栓后遺癥及心梗患者有較好療效,也是治療腦供血不足、動脈硬化、老年癡呆等疾病的常用藥物之一。
三十五味沉香丸——治療肺心病。由沉香、檀香、麝香、紅花等35味藥物組成,具有清瘟泄熱、寬胸益脾、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,對肺心病、冠心病、心肌梗死、高血壓等引起的胸部脹悶、呼吸困難、心悸、心慌、意識不清、失眠、頭暈、口干舌燥,以及對風濕引起的關節肌肉疼痛均有顯著療效。
這四味藥非常有名,除此之外,根據藏醫學導師明智大仙的開示,藏醫還以沉香入藥,制成如“珍寶香”,“ 大鵬香”,“ 古格寢香”,“ 甘露香”等香方,有的用于居家預防時疫,有的用于寢時熏聞,有的用于日常養生,起到化濁扶正、散郁通泰,活絡氣血,振奮精神,提升免疫力。